十佳团队推选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8-09-16浏览次数:1032

http://yjsc.na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8/09/20180919004245412.jpg

地理信息科学(GIS)是对国家安全、国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的新兴交叉学科,急需培养大批具有开阔国际视野与突出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本团队以地理学“一流建设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秉持“面向前沿、能力集成、分类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多年的钻研与实践,形成了科教、产教深度融合的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在我国GIS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团队由11位教授组成,含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青年千人”教授1名、江苏省教学名师1名、江苏省教育优秀先进个人1名;2009年以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建立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2个,主持教育部研究生课程试点项目1项、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2项;导师团队在南师大共指导研究生590余人, 含“国家杰青”、“青年千人”、“国家优青”等科研英才及行业领军人才(如:上市公司南京国图创始人、联合国主管全球地理信息国际合作事务官员等),学生中4人获“省优博”、8人获“省优硕”。

 

先进事迹

地理信息科学(GIS)是对国家安全及资源、环境、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地理信息产业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的背景下,结合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快速发展的现状,亟待培养一大批具备多学科综合知识背景,具有开阔国际化视野,善于把握学科理论与行业发展方向,能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创新与实践的学科拔尖人才,以及引领地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行业领军人才,这给GIS高水平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

南京师范大学GIS研究生导师团队立足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己任,长期以来在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法、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科教、产教深度融合的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为我国GIS及相关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移植的科学参考。

研究生教育平台建设

南京师范大学GIS研究生导师团队秉持“面向前沿、能力集成、分类发展”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地理学“一流建设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及经验总结,于2010年提出并开始探索“一体两翼”研究生教育综合平台,即面向学科基础研究前沿和产业应用研究前沿,以GIS国家重点学科为主体,海外一流高校研究生工作站和国内著名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两翼,为研究生分类培养提供科学充分的条件支撑,为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开拓了新路径。

依托本平台,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各自的国际影响力及海外教学资源,与海外著名高校积极进行洽谈开展人才合作培养。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平台在国际著名的欧洲GIS中心(萨尔茨堡大学Z_GIS)、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为南师大GIS研究生建立起了海外研究生工作站。在此基础上,GIS研究生导师团队与海外导师团队密切合作、深入研讨,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术创新人才”。在与国外导师网络协商时,由于时差,研究生导师经常牺牲夜晚休息时间,参加网络讨论到黎明。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团队深切了解GIS发展的实践性及服务性,充分重视GIS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借助毕业学生在产业界的成就及影响,通过资源整合以及与企业多方协商,在南京国图、ESRI中国(北京)等国内GIS龙头企业建立起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具有行业开拓能力的“产业创新人才”。研究生导师团队所指导的学生,在接受学科培养的同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发展意愿及能力特长,选择相应的工作站,培养学术原始创新能力或者产业集成创新能力,从而逐渐向着学术创新人才和产业创新人才发展。近5年来,60余名研究生进入海外高校工作站,80余名研究生进入国内企业工作站。

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

GIS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图形学、遥感学、计算机等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针对单一学科导师结构难以满足研究生复合能力培养的现状,南京师范大学GIS研究生导师团队通过自发倡议、自主协调、自愿组队的形式,充分利用学科内外教学、实践工作站的科教、产教优质资源,在研究生培养时,为所指导的研究生配备以知名教授、产业领军人才为核心的“1+1+N”联合导师团队(1名学科导师、1名工作站导师和若干名跨学科专业导师)。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导师团队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下,通过对研究生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估,结合研究生自身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意向,共同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实施中,导师团队根据学生特长,以科研—技术项目为依托,通过联合指导,引导研究生快速进入学科—产业发展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显示,联合导师团队的指导,一改以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养模式,学生能够从多位导师身上汲取不同的学术基因与知识素养,极好地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术能力,有利于今后的成才与发展。

同时,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易滞后于科技发展前沿,以及单一学科难以提升研究生综合素养和集成创新能力的状况,研究生导师团队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及学科背景,共同协商制定了一系列具备科研思辨能力类、学科交叉融合类课程,在全院研究生中进行推广传授。同时,结合行业紧缺需求及先进技术储备,为选择企业工作站的研究生,开设领域技术前沿、行业应用集成、工程管理组织等特色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协同探索,不仅保证了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与产业最新技术成果进入教学,而且通过多学科融合有效提升了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学术前沿和产业发展前沿问题的能力,融“前沿理论、核心技术、先进管理”教育于一体,推进了GIS学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研究生科研实践指导

除了课堂传授与培养方案制定之外,研究生团队导师还亲力亲为,对研究生的科研及实践进行指导。从科学问题的凝练总结、研究方法的逻辑梳理、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学术论文的修订发表等多个方面,带领研究生逐步形成的独立科研及事物处理能力。在研究生入学之初,导师团队即与其充分讨论研究团队当前的主要研究工作,并结合其自身能力兴趣,拟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在此相对自由的研究方向探索基础上,导师团队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按照过程引导、阶段把关的方式,同步推进研究工作的有序发展。因此,研究生既能够在工作中有一定的试错空间,同时也不会由于过度自由而导致工作态度散漫。

导师团队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实践过程中,形成常态化的集体学术工作讨论和单个研究生面对面交流制度。在集体学术工作讨论中,导师团队结合自身工作安排,努力做到不缺席、不早退。同时按照博士生、硕士生搭档,高年级、低年级组队等多种方式,形成研究团队的“传帮带”氛围。对于跟单个研究生的面对面交流,针对研究生需要交流的工作内容,导师团队做到及时响应、不定时间、不定时长,充分解决研究生的问题和疑惑。导师团队中的闾国年教授,由于长期劳累影响了身体状况,需要不定期住院检查,但只要研究生遇到困难和问题,经常不顾医生的建议,从医院偷偷“溜”回实验室来指导研究生工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导师团队中的盛业华教授,无论是研究生的作业还是论文,包括标点符号都一字一句地修改。有学生问盛教授为什么不把这些繁杂的工作交给高年级研究生,盛教授回答“给研究生批改作业和论文,就是研究生导师最大的事情”。导师团队中的龙毅教授,在研究生需要赶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代码编写工作时,坚持在实验室煮泡面、吃快餐,陪着研究生一起熬夜加班,调试代码,以身作则的带领研究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导师团队中的朱阿兴教授,充分利用其国际学术能力和经验积累,每月定期为研究生举办“SCI论文写作沙龙”,一直以来长期坚持,从不间断。

研究生健康生活指引

研究生们作为一个个成年的个体,在家庭状况、心理素质、自身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师团队在日常科研实践工作之外,还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在当前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就业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研究生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不仅需要面临科研的压力,还需要应付来自家庭、亲朋、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导师团队在构建良好的去功利化学术氛围的基础上,不定期举行业余活动,适当排解研究生的精神压力。针对不同研究生的不同情况,导师团队内部首先进行交流,做到对研究生综合了解,再通过日常师生交流,尽可能降低研究生的外部压力,并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由此,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养,做到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导师团队中的汤国安教授在培养了多个国外研究生,在国外研究生初到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下,经常亲自安排住宿、交通等事宜,并且经常带国外研究生到自己家里“改善伙食”,以帮助国外研究生迅速融入在南师大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宋志尧教授,在了解到他某个来自云南山区的研究生家庭突遇变故的情况下,主动为该研究生支付学费,并鼓励其早日完成学业。导师团队中的陈旻教授,在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发觉某研究生存在焦虑焦躁的心理状态,就经常陪着该研究生一起开展研究工作,逐字逐句修改其毕业论文,并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开导,最终该研究生成功突破心理障碍。导师团队中的各位导师也定期对学生培养工作组织讨论交流,尽可能发挥各自所长、借助各自资源,来辅助研究生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