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母校的教学科研,他主动中断博士学业,毅然回国工作;
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进度,他忍痛躺在沙发上给学生上课;
为了减轻学生的生活负担,他自掏腰包资助学生,且从不让声张。
他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他是国家督学、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他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2016两次)、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他就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康宁。
先进事迹
在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常常能看到年过六旬的吴康宁老师在用比年轻人还快的脚步匆匆路过草坪,在朝阳升起之前、在中午吃饭之隙、在夜幕降临之际,还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或者与学生谈论文,或者热线电话处理事务,或者续写半部草稿……
三十多年来,因为腰椎积劳成疾,他只能坐在硬硬的板凳上工作,并不时需要被迫站起来走动几步。正是因为这种对学生的无私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倾情奉献,三十多年教学和科研生涯中,吴康宁教授培养了六十多名优秀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吴康宁老师的一生就是在为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发展奉献的一生,是致力于“人的解放”的“教育人生”。
躬亲实践,以身作则
1986年7月,一个电话改变了吴康宁老师的人生轨迹。因母校教学科研需要,吴老师主动中断博士学业回国。回国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回国后开启新的事业是他“教育人生”的新起点。吴康宁老师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在于激发与增强人的真善美之欲望与能力”,这不仅是他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也是他躬身践行的原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
从主动中断学业回国以来的三十余年间,吴康宁老师都在躬亲实践、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深入课堂和学校,去理解和认识中国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认识教育现状和解决教育难题的能力。也正因为一次次教育改革实验的进行,大批学生得以成长。学生们或收获经验、或在权威刊物论文发表论文,这些毫无疑问都获益于吴康宁老师的精心培养。
为了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他组织建立一个延续了30多年的“学术共同体”——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沙龙。30多年来,这里成了吴康宁老师培养学生、创新理论的重要平台,一大批人才通过沙龙脱颖而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喷涌而出。为了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沙龙,并积极发言,他曾经谦虚地说:“每次参加沙龙都会有所收获,每次发言都是历练”。
为了让更多的本科生学习到前沿教育社会学理论,他带领团队打磨《教育社会学》国家精品课程;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每一堂研究生课程都精心准备。一位毕业的博士生回忆吴康宁老师对她的培养时流着泪说:“为了不耽误我的课程进度,吴老师忍受着腰椎病痛,躺在沙发上给我上了一个学期的课。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位老师如此热爱学生,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能投在吴老师门下。”
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科研,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吴康宁老师以身作则,三十年余年如一日地为教育科研事业献身,终成硕果累累。他撰写的专著《教育社会学》成为教育社会学经典教材,并荣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堂教学社会学》《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相距十年之久,均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后者还获得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他主编出版了华人世界仅有的四套教育社会学丛书,为中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做出里程碑式的贡献,实现了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重建以来的“三次转型”和发展。也正是吴康宁老师的潜心付出,激励了他的学生,使得学生们无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无不以高目标激励自己。以至于有学生感慨道:“导师都这么努力,我们怎么能懈怠呢”。
严格要求,成绩斐然
吴康宁老师的学生曾说:“导师在学术上是非常严谨的,不管是选题还是行文都是严格要求自己”,他对学生的学术训练和论文指导也是严格要求。
“有一次在办公室,导师突然笑着对我说:’听说你最近发了不少文章,且主题很分散’,是真的吗?’”这是吴康宁老师的学生回忆跟导师交往的一个细节,这位学生非常紧张,因为吴康宁老师多次告诫学生,“学术研究切忌浮躁,需要围绕有价值的学术方向深入地研究,而不能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
每一届毕业生都会经历一次洗礼,因为他们会亲身经历导师极其严格的学术要求。他的一位博士生说:“为了我的博士论文摘要,导师与我反复交流了很多次,在A4纸上写了密密麻麻一整页的修改意见”。
也正是因为吴康宁老师的呕心沥血、严慈相济,一大批优秀研究生得以快速成长。他培养出的硕士、博士遍布京、沪、苏、桂、黑、蒙、川、陕、鲁、豫、皖、鄂等地,活跃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和其他部门的岗位上。其中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特聘教授程天君,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教育学)成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顾建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原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占宝,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胡宗仁等。
润物无声,无私关爱
吴康宁老师的学生大致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上导师是拼搏的,在学术上导师是严谨的,在生活中导师是 “单向地爱学生”。
在博士生通过答辩后的“谢师宴”上,他一边幸福地祝贺学生,一边悄悄地结了帐;他从自己的津贴中拿出一部分无私地资助贫困的学生,从不声张;他还曾经为一个云南民族大学的考生安排在读的博士生为他指导,自己也时常通过电话与该学生保持联系,在学生坐火车来南京考试的路上,吴老师反复叮嘱他要注意安全,等学生下车,他挤出一个小时与他交流。虽然最后这个学生没有考上,但是这段经历足以让他铭记,这种精神足以让他感动。
吴康宁老师担任了教育部委托专项《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教育学卷》的主编工作,但在出版时他不顾委托方的统一建议、出版社的再三请求和学生本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决然地把第一署名连同相关经费都让给了只参与搜集资料的学生。他不但帮助自己的学生,还关心同事和朋友。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他总是尽全力帮助能给予帮助的所有的人。
他的学生这样感慨:“他心里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帮助了我们,却不接受我们的回报。除了做出更好的成绩,我们别无选择。”正是这种润物无声,无私关爱,吴康宁老师的学生们都养成了无私关心他人朋友的品性,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服务社会,大爱无疆
没有国家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就没有教育从业者个人的幸福。吴康宁老师一直都将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
他引导学生关注重要社会议题。在吴康宁老师心中,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永远是第一位。无论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学生的博士论文选题,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国家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提议。他积极参与学会的建设,自我国教育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吴康宁老师就参与其中并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实现了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重建以来的“三次转型”和发展。他历任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并在第八届年会上缺席被公推为理事长。然而在任期届满时,他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辞去理事长职务,并建议让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充实到学会中来。
他与时俱进。随时科技的进步,自媒体改变了人们的受教育方式,吴康宁老师也与时俱进,开设了名为“无索味”的微信公众号,持续发表雅俗共赏、让人都能看得懂、有所思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分享他对于教育对于社会的思考与声音,体现一位师者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情怀与使命担当。
他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规划组成员、国家督学等职,从繁重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之余抽时间参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服务,真正做到了服务社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由于教学科研、学校行政和社会兼职的“多肩挑”,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汗水,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疾病折磨,但他无怨无悔,一如既然。
吴康宁老师三十余年的教学科研生涯都在“大我”与“小我”“大家”与“小家”之间不断做选择。他无一例外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大我”“大家”。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精神的追求。吴康宁老师的“教育人生”,给我们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新时代的教师和导师树立了榜样。伟大的教育事业需要伟大的力量,也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教师以吴康宁教授为榜样,砥砺前行,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