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生,男,1942年4月2日出生,浙江省嵊县人,船舶力学与船舶工程专家。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7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1984年在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工信部高科技船舶研究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军委科技委海战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执行委员会名誉主席等。
1.曾为发展我国舰艇抗水下爆炸与核空爆关键技术做了开拓性工作,解决了重要技术问题。
2.持之以恒地从事船舶流固耦合力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系统性研究,始终处于国际前列,并取得工程实效。
3.建议并坚持推动“深海空间站”技术的论证、团队建设与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12项;发表论文230余篇,编著书4部;培养研究生30余名。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有生是久负盛名的国际学者,船舶力学界泰斗,更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已经为中国船舶工业奉献了半个世纪。虽年过古稀,但他仍精神矍铄,话语铿锵有力,眼神坚定不移,依然活跃在科研舞台上,支撑他的力量就是他的信仰——为祖国攀登科技创新高峰。
先进事迹
科技创新勤为径
1967年,吴有生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后来到702所工作。当时,我国舰艇研制工作迫切需要基础理论学科保驾护航,年仅25岁的吴有生深深感到了一名新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二话没说一头扎进了舰艇抗爆试验研究中。
实验室地处太湖之滨的山坳里,他就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江南的夏夜似蒸笼般煎熬,为了对付肆虐的蚊虫,他却只得头戴草帽,脚套雨靴,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查阅资料、绘制图纸,汗水浸透了衣衫仍心无旁骛——此时的他,早已将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在一起,只顾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以坚实的力学基础和对工程实际问题出色的分析能力,与团队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在冲击作用下舰船结构弹塑性变形的工程分析方法和等级预报方法,为战术论证和抗核加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此荣获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创新硕果献祖国
水弹性力学是当今世界船舶科研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吴有生紧紧瞄准这一崭新领域,认真研读、探索当时国际上发表的为数不多的论文,很快把握了这一学科分支的实质和内容。
1980年,他被邀到实力雄厚的英国伦敦大学进修与合作研究。他十分珍惜与世界最著名的研究团队共事的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船舶力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把水弹性力学理论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理论也引起国际力学界瞩目。
当时,怀着一位赤诚的中国学者的自豪感,吴有生在480多页的博士论文扉页上,郑重写下了“献给我的祖国”。
孜孜不倦忘我工作
吴有生回国后,提出并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功能水下板壳结构试验装置,开创了国际上船舶水弹性力学试验研究的先河,并带领研究生开辟了非线性水弹性力学新的研究领域,成为“国际水弹性力学的领先权威”。
吴有生从1986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7年出任研究生部主任,1989年任702所总工程师,1993年任所长,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702所作为中国造船的技术支撑、前沿学科发展的主导单位和对外窗口,担负着展示中国船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任,这对于责任感很强的吴有生来说,要把这副担子挑好,只有废寝忘食地加倍努力工作,他似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不停歇地运转着,并继续领导开创新的科研领域,不断产出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成果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被授予国家级突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在科学的海洋中,吴有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地燃烧自身的能量,他总无奈自己分身乏术,早在七十年代他就养成了每天仅休息六个小时的习惯,更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尽管如此,他也从没放松对学生们的培养和指导。
学生们在攻读学位期间遇到困难时,他不管手头工作有多忙,每次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他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问题的深刻剖析及准确把握,令学生们敬佩不已。他能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马上提笔推导相关公式,能做到一心二用,一边与人交谈或听取汇报,一边做另外一件事,但又不落下别人所说的内容。他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却依然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办公室,学生们都感叹跟不上他的节奏。
近年来,他一方面着力顶层规划,另一方面带领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在技术上严格把关,认真剖析关键技术的内容与途径,提出新概念和新思想,指导研究生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
精心培养创新人才
吴院士自1984年起具备博士生导师资格,迄今已先后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他培养的研究生分别获得全国、江苏省、七院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的荣誉,他本人也曾获得江苏省、七院优秀导师称号。他于1987年出任研究生部主任,悉心加强研究生部的教学建设,在他担任所领导期间也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他曾连续五届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并被任命为国务院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对七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吴院士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和蔼、风趣、知识渊博同时又很忙碌。但吴院士对学生们的要求并不会因此而降低,从基础知识到专业课程的选定都亲自把关,选定课程后,会向学生提供很多国际前沿的专业文献供阅读学习。从课程学习和论文选题、学位论文工作、毕业答辩等每个环节都无时无刻关心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一个短信问候,时不时一个电话询问最近研究进展等,还适时提供赴外参加国际交流的机会。
吴院士具有严谨的学风和渊博的学问,更具有对科学研究永远充满探索和创新的激情。他撰写的报告字里行间所涌动的情绪最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激情,尤其是排列的长句,有一股在胸中酝酿积蓄已久欲喷薄而出的气势。他的激情是一种从学问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的境界,表现出他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忘我精神。人非草木,孰能不知劳累,只是吴院士对国家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已使他超然于物外。有次在某个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会上有人对舰艇定量声学设计心存疑虑,吴院士则认真分析阐述定量声学设计的必要性、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一口气讲了近半个小时,可谓苦口婆心、情真意切,他的激情已经积淀为对科学和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种执着和坚韧。
吴有生对来所参加招生面试的学生,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想挣钱还是想做学问?想做学问这里条件不错,想挣钱就到外面的公司,这里发不了财”。现在他培养的学生已经陆续成长为勇于开拓创新的不同领域的杰出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人才。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998年,吴有生虽不担纲行政管理事务,但肩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他也不会让自己轻松。搞科研、带学生,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站在国家的角度从顶层考虑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对我的要求很高,也很重视我的意见,希望为全面发展出谋划策,我必须为国家利益着想。”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他关心的面很宽,特别是中国的船舶科技、船舶工业的发展方向,研究所怎样发展,高校与研究所如何合作,如何带好研究生等。
在对研究生培养中,他言传身教,始终将热爱祖国、热爱国防事业等作为研究生培养目标,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点。他时常教导学生从事科研工作要有全局观、主动性和开拓精神,要求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别人搞运动,吴院士却抓紧点滴时间搞科研,即使在夏季蚊虫成堆的季节,他也能够想出办法,用马烘纸做灯罩减少灯光泄漏量以减少蚊虫来袭,头戴草帽减少蚊虫的干扰,穿上厚衣裤和高统靴减少蚊虫叮咬。冲击谱测量簧片仪、加速度冲击谱测量方法、水面舰船结构核爆炸破坏计算方法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都出于吴有生之手,爱国主义精神是他强大的支柱和后盾,他的一言一行清楚地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对单位、对工作、对个人的价值观。
吴有生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学生们在跟随他学习的过程中,都充分感受到他为国家、为事业殚精竭虑、勤奋忘我的工作精神,不唯上、不畏权、勇于开拓、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计名、不计利、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据学生介绍,吴院士始终强调科研要与工程应用和试验紧密结合,因为这是科研工作不断创新的基础。在他的身上,大家不光看到了科研工作者勤奋严谨的个人魅力,更看到了科技创新精神的传承。
吴有生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披肝沥胆,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江苏省、无锡市、集团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成功研制蛟龙号等一系列载人、无人深潜器后,702所继续开展深海空间站、4500米载人潜水器等研究,已然成为中国深海装备研制的国家队。而年逾古稀的吴院士还将继续肩负着科技报国的使命,也将指引这支队伍向着更远更深的大洋进发!向着国家“十三五“重大项目——“深海空间站”创新研究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