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日活动丨走进黄埔军校,倾听历史声音

发布时间:2018-07-12浏览次数:1549

2018年7月8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27位在审计署广州办实习的研究生在带队老师王晓丹的带领下,参观了坐落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上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慢慢走在通往军校门口的小路,只觉那历史厚重感笼罩在建筑群上空,镇住了我们这一行人的浮躁。原本嬉笑着的人群,见到“陆军军官学校”一行字,倏忽沉默下来。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成立于1984年6月,是国内唯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黄埔军校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的纪念馆,隶属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进入军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苍劲有力地题在门口两边外墙。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上。


来到一楼,走进各个展览厅,历史的一幕幕景象似乎在眼前重现。来参观的人很多,但脚步都放得很慢,伴随着讲解员有条不紊的解说,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不朽荣功的先烈,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

走出展厅,顺着漆木扶梯走上二楼,那里重现的是军校师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管是办公室、会议室还是餐厅、学生宿舍,摆设都十分朴素简洁。学生宿舍中满是大通铺硬板床,小小的房间可容纳五六十名学生,每张床上只有薄薄的毛毯、一套军服和一双草鞋,每天早上5:30起床,晚上9:30熄灯。解说牌上说,这个待遇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大部分学员是住在草棚里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埔军校依然培养出了很多的国家栋梁,十大元帅就有五个出自这所学校,让人惊叹!


参观结束后,研究生们在军校门前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归途路上,思绪万千,虽然平淡又神圣的黄埔之行结束了,但带来震撼和感悟却刚刚开始……

带队老师王晓丹表示:黄埔军校面积不大,用今天的标准来看,条件也比较艰苦,但是这里却培养出大量的国共两党高级将领,并为国民党通过北伐战争结束军阀混战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由此可见办教育,重要的不仅是硬件,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等软件方面精益求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我们需要学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学生党员屈煦炜这样说:孙中山先生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漫长的革命战争中,黄埔军校曾为国共两党培养出许多军事家和将领,像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和陈毅等,黄埔军校所禀持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精神也在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参观旧址,感想现今,作为南审学生的我们又该怎样向先烈学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呢?作为中国审计教育界的摇篮,南审给予学生的同样是优厚的资源,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好的起点的我们,应当秉承“诚信求是,笃学致公”之校训,珍惜时光珍惜职业,为中国审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为母校争光。


入党积极分子赵怡这样说:进入到黄埔军校里面,便感受到端庄的气氛。透过这些历史建筑,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优秀军人认真学习的身姿,闭上眼,我能想象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华,多少有理想的青年在看到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后仍怀着救国梦,毅然入门。这让我回想起许许多多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没有他们献出的汗水与鲜血,就没有如今强大的中国,没有我们如今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尽管我们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正如孙中山的遗训所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发奋”,我们国家仍然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应当居安思危,不断拼搏,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通过这次黄埔军校之旅,不论是学生党员还是入党积极分子,都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时代,也许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爱国之心不可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不可缺。在新时代下,作为社会主义新青年,我们要积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注国家未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党日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