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5-12-21浏览次数:326

学科是高等学校基本学术组织架构,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与专业两者之间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又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我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统揽全局的龙头作用,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主动为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服务,根据《南京审计学院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结合学校的历史传承、综合实力、办学定位和条件,制定南京审计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一、现状描述

  1. 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十五”期间,学校紧紧抓住并校和省署共建的历史机遇,贯彻学科专业建设“突出重点,强化优势,促进交叉,发展内涵”的基本方针,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学校学科专业结构逐步合理,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业布局趋向合理。“十五”期间学校专业设置由经、管、法向文、理、工渗透,由目录内向目录外拓展,以适应文科类人才技术培养的需要,及人才就业市场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性文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本校经、管、法等学科门类“外放射交叉”式的推进,稳妥增设了10个专业,使学科门类拓展到了文、理、工等门类,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0个,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类学科为基础,管理类学科为主体,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相互依托、支撑配套的学科专业布局和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进展。教师总量大幅增加,职称结构逐步优化,学历层次明显提升,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学术梯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位教师获得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相对偏紧的师资总量为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提供了发展空间。

——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拥有会计(审计)学、金融学、国民经济学、行政管理4个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审计学、金融学2个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审计信息工程”1个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审计学专业1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金融学专业1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财政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个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审计模拟”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提升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搭建了新的平台。

——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开展了“2+2”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

——科研实力得到提升。初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有较强研究能力和相对稳定研究方向的科研队伍,涌现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科研实力明显增强,科研业绩较大提升。

——对外合作交流有所拓展。与国外与境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交流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对外合作开发互利的学术项目的途径逐步增多,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取得了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学校与澳洲科廷科技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英国伯明翰中央英格兰大学先后签署合作协议,探索“3+1”、“4+n”的培养模式;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经贸汉语班招收外国留学生,实现了我校对外合作的双向交流。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科品牌优势、综合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作为学校的学科核心能力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有待进一步做强;在凸显审计品牌、重视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同时,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部分学科的学科意识不强,学科方向不明确,学科特色不明显;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按一级学科建设的力度不够,目标和措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尚未取得硕士学位整体授权单位资格。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发展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专业特色需进一步凸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专业发展水平不平衡,法、工类学科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新专业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快。

——教师队伍的专业和学术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数量、层次结构仍不尽合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科、专业建设及发展的需要;教授仍然不足,特别是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及国内知名学者紧缺;全校教师的学科发展方向和科研定位需要进一步统筹、整合,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学校整体科研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高质量、高层次、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标志性科研成果仍显不足。

——学科专业建设政策导向需进一步明确,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有待进一步理顺和完善,评估、考核与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破除行政壁垒,构筑学科创新基还未有显著进展。

——与国际学术前沿的联系与互动、与境外大学合作培养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校派留学或访问学者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外籍教师聘任工作滞后;留学生规模太小。

二、定位与指导思想

(一)学校办学定位

——功能定位: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依托行业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利用区位优势从事社会服务。

——办学类型定位:经管为主,多科性的教学型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凸显审计品牌,以经济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等六大门类学科相互支撑。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经济监督管理系统、金融系统和企事业单位,重点为审计行业服务。

到2020年,实现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化,把学校建设成审计品牌优势凸显,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一所名校。

(二)学科专业发展定位

  1. 多科性

——实施学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多学科中突出个性,发挥优势,重点加强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在多学科中根据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要求,加强相应的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的建设力度。

——在多学科中充分利用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有利条件,积极提升、扶持和培育其他学科,使之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学科群,实现各学科的良性互动发展,形成学科竞争力,促使各学科协调发展。

  1. 应用性

——夯实本科教育基础,提升办学层次,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在科学研究层面,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集聚学科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在社会服务层面,将学科建设的成果服务于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为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促进学科建设。

  1. 体现特色、质量、国际化

——从学校的历史传承、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中确定、扶持和发展优势和特色学科;在本学科基础理论的前沿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科研能力,在科研活动中掌握专业知识,将科研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教学的特色和优势,真正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坚持推进全球性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把握经济管理类教育的国际指向。在教师的国际化方面,大力引进外籍教师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来校任教,努力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运作经验与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方面,重视学生“竞争、创新”两个能力和“开放、终身教育”两种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吸引更多的外籍学生来校留学;重视国际组织机构的评价、认证。

(三)学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树立意识、调整结构、凸显品牌、强化特色、推进交融、加强交流”为指导;

——以学科梯队建设为依托,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一级学科强基础,二级学科建方向,三级学科抓特色”为基本原则;以重点学科、硕士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标志,以凝炼学科方向、汇集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重点,以提升学校学科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坚持“入主流,定好位,办特色”;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走内涵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统一,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源;

——加强基础学科,发展应用学科,彰显特色优势学科,构建凸显审计品牌,以经济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等六大门类学科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审计署、江苏省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取得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学术成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力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增强各学科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参与对话和合作的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形成凸显审计品牌,以经济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等六大门类学科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布局,全面提升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科建设的新跨越。2007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实现新增硕士学位整体授权单位的突破;2010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中等偏上;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到2020年,建成以审计学、会计学为优势学科的工商管理学学科群,以国民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为优势学科的应用经济学学科群,以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形成经、管、法、文、理、工等六大门类学科结构合理、优势突出、各具特色、质量优良、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实现江苏省重点学科的突破,综合实力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成为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不可或缺的智库。

(二)具体任务

1.中期目标(2006—2010年)

——实现硕士学位整体授权单位的突破,首批建成硕士点3-5个。

——获得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2个,硕士点总数达10个左右。在校研究生达300名左右。

——建设好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审计重点建设实验室。并为“十二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三高一费一转”(高质量论文、高级别课题、高水平获奖、科研经费、成果转化)标志性指标有明显改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左右;平均每年科研经费达600万元;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获奖、部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突破。

——构建由专职教师、外聘教师、外籍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总量达到1250名左右,其中,专职教师保持在1000名左右;教授100名,副教授300名,博士400名左右;建成老中青结合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本科专业达到28个左右,进一步拓宽专业面,优化本科层次的学科结构。在校本科生达20000名(含金审学院6000名)。

——建成有影响的省级品牌专业2-4个,有优势的省级特色专业4-5个。

——实现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突破;继续实施百门校级优秀课程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努力达到百门校级优秀课程、30门左右“江苏省精品课程”达标课程、1-2门“国家精品课程”、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精品教材”的建设目标;结合专业拓展,鼓励开发新课程,形成基于课程开发的专业特色优势。

2.远期目标(2011—2020年)

——建成省级重点学科3-5个;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

——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和二级学科授权点数量大幅度增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等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科研总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部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级科研获奖数量进一步增加。

——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层次提升,数量增加;学校各院系都建有省级品牌专业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各本科专业都建有省级优秀课程或优秀课程群。

四、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强化学科意识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学术本质,是一所本科院校综合实力的标志,直接体现学校的学术水平、科研方向、办学特色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地位。要通过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学习、讨论,进一步转变观念,准确把握学科之间的差别性、学科建设的规律性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形成学科对专业的强有力的支撑,改变专业意识强、学科意识淡薄的现状,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全面发展。

(二)合理布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按照学科专业布局的基本思路,全面充实和强化经济管理类学科,尤其要进一步加大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凝炼学科方向、优化师资队伍、构筑创新基地、明确就业导向,凭借审计、金融品牌,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法学、工学类学科应进一步明确方向、汇聚队伍,充分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实力不断提升、改造;文、理类专业在为经济管理类学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基础上,着力夯实基础、锻造特色。

(三)重点突破,分层建设学科专业

进一步明确所有学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每个学科凝炼出3个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汇聚一支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梯队,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全面建设并确保所有学科专业达到基本规格要求的前提下,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凸显品牌,强化特色,对优势和特色学科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图书资料、实验室建设等学科建设的保障条件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使我校的优势学科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达到省重点学科的要求,同时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的数量进一步扩大。

学科专业建设实行“分层建设,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系统推进”。

——会聚校内外各界力量,加强学科论证,努力将审计学申报为二级学科。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着重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巩固原有基础,调整前沿方向,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尽快建成硕士点,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辐射、示范作用。

——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必要扶持,促进其提高水平,加快成长,迅速发展,进一步做强,有条件的尽快建成硕士点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

——部分交叉新兴学科和已经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应为其创造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培育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做大,使之成为新兴的、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学科专业。

——部分新建学科、薄弱学科和尚未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新建专业,当务之急是排查问题,缩小差距,确保基本的教学质量,使其尽快达到国内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优良成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对数学、英语、对外汉语等专业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做特、做强。

(四)推进交融,加强学科群建设

按照学科发展综合化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我校的学科优势,不断推进相关学科的复合交叉、渗透融合,逐步建立起以一级学科为基础、以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以学科群建设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联动发展,申报硕士点,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部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突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会计(审计)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等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结合配套的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构建相应的学科群;

——加强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按一级学科建设。

——依托已经形成的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审计品牌优势,进一步发展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IT审计、金融审计、财政审计、审计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审计”学科群。

(五)突出重点,加快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学科梯队建设

围绕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政策倾斜,加速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加强带头人选拔。引进和培养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对杰出人才,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实行项目管理的培养模式,通过合理配置学术梯队、提供实验设备条件、支持开展国际合作、扶持重大项目预研究等举措,为杰出人才成长以及跻身学科前沿提供条件。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以竞争优选的方式精选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对有潜力的骨干教师实行政策优惠、条件优先、重点支持、跟踪培养,形成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统筹整合教师的学科发展方向和科研定位,坚持个人学科定位与学校学科发展需要相结合,使每个教师都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在学校学科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以学术为纽带,项目为依托,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组成相对稳定的学科团队,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通过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在若干学科领域形成优势人才群体,发挥共生和辐射效应,以创新团队建设促进杰出人才的成长,以杰出人才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使优秀后备人才源源不断地脱颖而出。

(六)优化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强化学科专业的应用性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继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不断优化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搭建可供自主选择的、个性发展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模块化的培养平台。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继续探索和实施“基地班”,以及“2+2”、“3+1”、“4+n”等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科建设引导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按照“秩序、规范、科学”的要求,认真组织专业建设的规划设计,不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根据学校定位,合理规划课程建设工作。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通过课程结构的整合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拓展、完善,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更新、优化。进一步加强精品教材、立体教材建设;实施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参考信息资源库建设工程;推进双语教学;加强考试方式改革。

——以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基础,建立全校性的实验实习教学的公共平台,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学习支持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助贷中心”、“学生职业生涯工作室”和“就业指导中心”,并以此集成为一体化的共享平台,贯穿学生四年教育全过程,不断提升应用性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七)集中力量,稳步提升科研水平。

——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提倡大多数教师围绕教学与学科建设搞科研,搞好科研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大力开展并不断深化研究性教学,一方面鼓励教师确立以创新、研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转变学生的接受性学习的传统习惯,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强调“三高一费一转”标志性成果建设。广泛动员,精心策划,严密组织,重点攻关,进一步提升科研论文、课题、获奖的水平和层次;改革、调整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通过为行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江苏省“两个率先”服务,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

——根据学科发展要求,以点带面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按期建设好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并以此为基地,构筑以创新、交叉和开放为特点的“学科特区”;以学科群为基础,充分发挥各学科、各科研院所的积极作用,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建立跨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组织形式,试办若干个校级科研创新基地和跨学科研究中心,攻克高端课题;力争部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突破。

(八)深化改革,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破除行政壁垒,切实把握和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发展的统领作用,又要使各学科的发展能够融于学校和所在院系的学科建设大局中。按照学科建设要求,逐步完善院系和科研机构设置。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行学校、院系和学科点三级管理,学校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院系设立“学科建设管理小组”,将学科建设的职责、权利和目标落实并分解到院系及学科带头人;完善部省级、校级、院系级三级研究机构管理办法,灵活设置校级、院系级科研机构。

——完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以项目形式开展学科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对学科建设定期组织检查、评估与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激励约束的动态管理制度,鼓励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对建设有明显成效的学科给予政策、资金、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对建设没有成效的学科采取警告、撤资、重组等措施给予调整。

(九)精心组织,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继续做好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按照南京大学有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锻炼导师队伍,积累培养经验。

——精心策划组织,整合优质资源,集中全校力量,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硕士学位整体授权单位资格,确保“第十一批”申硕成功;2008年起,着手准备“第十二批”申硕增点工作。

——在申硕成功的基础上,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做好研究生导师遴选与培训工作,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十)加强交流,全面推进国际和境外合作

充分利用国外和境外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和学术环境,积极引进国外和境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专业建设跨越式发展。

——通过广开渠道,大力吸引外籍教师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来校任教。到“十一五”末期,常住我校任教(语言课和专业课)半年及以上的外籍教师年均30名左右,短期来校讲学的外籍教师年均20名左右;紧密结合学科发展需要,每年聘请相当数量的外籍专家,特别是国际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来校任教人数有大幅增加。

——实施“海外访学和培训计划”,有重点地推动教师赴国外高校留学或做半年至一年的访学,促进教师与国际学术前沿的联系与互动,同时开展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以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运作经验与能力。

——通过加速引进变化较快的经济、管理、法学、信息类专业中部分应用性、通用性强的教材和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增设国际性课程、推进双语教学,积极探索和开展与国外和境外高校联合办学、联合培养、交换学生工作,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积极与国际商学院促进会(AACSB)等国际认证组织联系,跟踪国际商科教育的发展趋势,把握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向;继续加强与国际内部审计学会(IIA)、国际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协会(ISACA)等国际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校内部审计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外国政府机构、国外和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积极寻找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合作的机遇,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增强学校竞争力。

——继续加强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的合作,确立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得到国际直接认可,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审计与管理人才。

——适度发展留学生教育。通过扩大学校对外影响、广开渠道,吸引外籍学生来校留学。在校外籍学生数达1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