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5-12-21浏览次数:350

学科水平和实力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龙头和主线。“十二五”是我校实现“两个转变”、建设“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名校”发展目标关键性的五年,学科建设任务更为紧迫,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形势更为严峻。为落实《南京审计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科建设现状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树立意识、调整结构、凸显品牌、强化特色、推进交融、加强交流”为工作思路,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多学科交融的“大审计”学科专业平台,学校学科结构趋向合理,师资队伍得到大幅充实,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教学科研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审计”平台建设初显成效。学校提出努力打造审计品牌,使之成为全局带动性的学科,鼓励各学科与审计交叉融合,逐步衍生出新的学科方向,构筑“大审计”学科专业平台、科学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文化建设平台。

——重点学科建设初具规模。全校共建有省重点建设学科7个,校重点(建设)学科1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在我校学科门类的覆盖率达到50%,一级学科覆盖率达到45.5%;校重点(建设)学科覆盖我校所有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以省、校两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初步形成了支撑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具有明显特色的学科建设体系。

——“申硕”取得实质性进展。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被列入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中,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为授权学科,公共管理、法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学科。

——科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依托重点(建设)学科,已建成省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承接国家“863”、“973”、国务院“金审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21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74项,在《经济研究》、《中国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在审计、金融、财政等领域为行业、江苏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决策咨询服务。重点(建设)学科已成为我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学术队伍建设成绩突出。依托重点(建设)学科,引进与培养了的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新增省优秀学科梯队1个,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新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教育部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项目资助3人,省“333工程”培养人选9 人,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1人,“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3人。

——高层次人才培养得以实践。经教育部批准,会计(审计)学、国民经济学2个省重点建设学科与南京大学商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共招收4届144人,已全部毕业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共在《管理世界》、《统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72篇。

——境外交流与合作取得长足进步。学校被IIA认定为中国唯一“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院校,2名教授分别担任IIA学术基金委员会和学术关系委员会委员;聘请美国、法国、捷克、摩洛哥、印度的审计长等官员和国际行业组织高管来校讲学并担任名誉教授;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德国波恩大学泽尔腾担任名誉教授并在我校合作成立研究基地;承办了审计署、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委托的“最高审计机关留学生培训班”和审计署“联合国审计人员培训班”等培训任务;有12人次教师奔赴美国等10个国家参加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工作。

但是,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与中国审计事业发展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学校在学科建设中尚存在较大差距:“大审计”平台建设需扎实推进,作为学校的学科核心竞争能力的特色优势学科急待做强;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覆盖率不平衡,学科布局需进一步合理化,一级学科内部及之间需进一步交叉、渗透和融合;领军人物缺乏;高水平原创性成果还不多,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地位、学术成果对社会和审计行业的影响力需全面提高。

二、学科建设的主要思路、目标、标志性成效

(一)主要思路

践行科学发展观,适应中国审计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秉承“诚信、求是、笃学、致公”的校训,坚持“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以“建设高水平学科,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目标,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硕士点”为重点建设项目,以“凸显品牌、强化特色、推进交融、协调发展”为工作方针,学科建设从以二级学科建设为主转向以一级学科建设为主,学术队伍从松散形式转向稳定的团队合作形式,科研载体从基地建设转向平台建设,学术成果从注重“量”的扩大转向注重“质”的提升,人才培养基地从以实践基地为主转向以产学研基地为主,在更高层次上打造高峰学科、汇聚优秀团队、构筑科研平台、产出重大成果、服务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开创学校人才培养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的新局面。

(二)建设目标

构建审计品牌凸显,工商管理特色鲜明,应用经济学优势突出,理论经济学基础厚实,公共管理、法学、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支撑有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基础性学科作用显著,各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健全省级、校级两个层次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全面提高优势学科、一级重点学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水平与实力,不断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学校建成“特色名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标志性成效

——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审计科学与技术”入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大审计”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3-5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硕士点建设。2011年积极申报并获得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试点单位;2012年顺利通过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验收;授权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支撑学科等其他学科在第十二次授权审核中获得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到“十二五”末,在校研究生规模达500人。

——科技创新成果。高级别课题、高水平论著、高层次获奖、科研经费倍增,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超过50项,科研经费达到5000万元。

——学术园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审计与经济研究》、《南京审计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发挥两刊的学术导向作用和窗口作用。

三、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凸显品牌,扎实推进“大审计”平台建设

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紧密结合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深与审计实务部门的联系,主动参与审计系统的业务活动、法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根据行业与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审计人才的需求、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校自身的条件,扎实推进“大审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以“审计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为契机,突出其新兴交叉学科的特征,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打造审计品牌优势,重点建设公共工程审计实验室、信息系统审计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依托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公共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金融审计、财政审计为抓手,积极推动审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建立跨学科的科研特区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有影响、国内领先的特色优势学科,形成学科高峰。

——以“审计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两翼,造就一支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术创新团队和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的重大创新成果,更好地为中国审计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强化特色,全面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坚持“强化特色,分层建设,全面推进”,大力开展以一级重点学科为主干的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基本覆盖到全校所有一级学科,并按省、校两级,以及省重点(优势)学科、校重点学科、校重点建设学科三个层面,建设一批体现我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特色优势学科、特色提升学科、特色培育学科”,不断提高我校办学的综合实力。

——省重点(优势)学科。主要依托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紧密围绕中国审计事业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重点建设优势显著、特色突出、能代表学校学科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并充分发挥其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使其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或省内领先的省重点(优势)学科。

——校重点学科。主要依托硕士学位支撑学科,面向江苏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要领域,重点建设特色明显、能体现学校学科建设新成就的“特色提升学科”,使其成为国内或省内有影响的校重点学科,获得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

——校重点建设学科。依托学校其他学科,适应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要求,加快建设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特色培育学科”,使其成为有特色,且能与省重点(优势)学科、校重点学科配套发展的校重点建设学科,力争获得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

(三)推进交融,促进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

按照学科发展综合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不断推进各学科与审计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复合交叉、渗透融合,形成“学科高原”,打造“学科高峰”,促进学校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等多类型重点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成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学科立足审计前沿,吸取国内外理论精华,促进一级学科以及二级学科之间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组织、社会服务形式等多层面的有机交融与合作。在继续建设公共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支出绩效与财政审计、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等特色领域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外资外贸审计、环境审计、审计史与审计文化、行为经济学等交叉性领域,并通过团队联合攻关,在中国特色审计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公共管理、法学、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断拓展公共绩效审计、审计法律法规、法务会计、法务金融、金融数学、IT审计等交叉性领域,并通过持续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科技转化等方面产出重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在对其他各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对外汉语、商务英语等领域,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更广的二级学科覆盖面来支撑。“十二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应深化技术经济及管理方向的建设;应用经济学学科应深化区域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方向的建设;理论经济学学科应深化世界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方向的建设;法学学科应深化国际法、诉讼法等方向的建设。

(四)锻造领军人物,实施“师资队伍卓越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创新人才队伍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着力推进领军人物锻造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激发人才活力、增强人才凝聚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教学科研型大学要求,能满足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需要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领军人物锻造计划。以开放、竞争的机制,选拔、培养和引进学术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品行好、精力充沛、有较强学术领导与学术组织管理能力的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带领学科建设、重点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学术团队建设,形成以学科带头人带项目、围绕项目抓经费,项目和经费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良性循环。

——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大力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共同发展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形成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鼓励跨部门、跨学科组成联合攻关团队。

——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制订扶持和引导政策,加强对名师教学经验与资源的总结、研究和推广,逐步形成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为领军人物,校级教学名师、双师型名师集聚的名师团队。

——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充分利用审计行业资源,继续选派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五)整合资源,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按照“构筑平台、健全机制、激发活力、推进创新”的要求,围绕学科发展进行科学研究,营造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设立专项资金,制定重大科研方向的研究指南,组织重点学科集中优势,跨科联合,开展“中国特色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等重大交叉性课题攻关,实现原创性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建好现有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按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要求,整合“现代审计研究中心”、“省公共工程审计重点实验室”、“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审计实验室”资源,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与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建设进度,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建立跨学院、跨学科、开放式的“科研特区”或科技创新平台。改进科研组织与管理,确立科研特区建设目标,设立科研特区基金,制定特殊政策,改革项目认定管理办法,形成有效的开放工作机制,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科研潜力大的青年俊才,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围绕学科发展,完善科研制度,激发学术梯队创新活力。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有利于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设置资助交叉性、边缘性课题研究的专项经费,形成若干在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方向,产生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强化开放意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适应审计、金融等行业发展,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需要,大力提高学校与社会的契合度和交互能力,大力引进社会资源办学,推进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建设产学研基地,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

——加强学术园地建设。打造与“特色名校”相匹配的“特色名刊”,提高《审计与经济研究》在CSSCI来源期刊中的地位,打造《南京审计学院学报》特色栏目。

(六)探索创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是科研潜力的重要标志。学校适应中国审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将重点学科建设与硕士点建设相结合,形成合力,不断增强学科建设与硕士点建设的联动效应,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科学设计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中既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在研究方向上体现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努力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

——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创新“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跨境合作培养”、“跨校交流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积极为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岗位,丰富研究生多方位的学术体验;探索新的研究生管理模式。

——实施“研究生精品课程计划”。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和高水平双语课程,有计划引进国外优秀课程与优秀原版教材;跟踪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行体现研究生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

——实施“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落实和实施“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设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多形式的研究生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并建立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积极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办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造条件、适时开展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国审计事业发展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导师由学术地位转变为学术岗位。建立动态的研究生导师上岗制度,研究生导师上岗条件由单一的学术指导能力转化为学术指导能力和学术指导条件的统一。建立开放、灵活、有效的研究生导师和授课教师遴选、培训机制。提倡研究生导师和授课教师学缘多元。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在科研活动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及监控制度建设。全面梳理现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在招生就业、学籍管理、课程学习、论文评审、学位授予与思想教育等方面做到制度完善、程序规范、决策科学,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七)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推进跨境交流与合作

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纵深发展的新趋势,把握国际商科教育的主流方向,积极拓展跨境交流与合作渠道,推进我校跨境合作与交流进入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发展新阶段,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科研和学术交流国际化,多角度,多形式,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

——人才培养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开展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的跨境合作与交流;充分依托全球内部审计教育伙伴高校合作平台,依托各种中外合作项目,积极引进研究生层次国际先进课程,国际共通性强和涉外性强的课程要适当引进和使用高质量的英文原版教材;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骨干教师赴境外高校访学和研修,开展专业课外籍教师教学试点;吸引外籍学生来校修读研究生课程。

——科研和学科建设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外国政府机构、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鼓励教师与境外高校和机构合作科研,在国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鼓励学术骨干参加在境内外举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做主题报告或大会特邀发言;借鉴境外高校同类学科建设的先进经验,提高我校学科建设水平;有条件的学科可尝试与境外高校或机构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共同推进学科建设。

——研究、跟踪国际商科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研究、跟踪美国国际商学院促进会(AACSB,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Association of MBAs)、欧洲管理教育发展基金会质量提升体系认证(EQUIS,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三大国际商科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准;加强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全球内部审计教育合作伙伴(IAEP,Internal Auditing Education Partnership)”高校的合作交流。以国际通行商科质量标准提高相关学科的建设水平。

(八)深化改革,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改革,破除行政壁垒,切实把握和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发展的统领作用,又要使各学科的发展能够融于学校学科建设大局中。

——组织保障。学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行校、院和学科点三级管理,学校设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学院设立“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或“教授委员会”,将学科建设的职责、权利和目标分解落实到学院及学科带头人;为加强一级重点学科建设,学校将积极试行学部制,按学科大类成立学部,学部作为学术性组织,指导和统筹协调本学部内一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推进跨学科的交融。

——制度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体制、制度、机制上不断地进行适应创新需求的改革,完善重大项目的预研究制度、重点学科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条件保障。学校确保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的投入,用于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养、学科团队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实行项目管理制度,统筹安排使用;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校园网、图书馆、重点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研究生培养基础环境与生活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建设有明显成效的重点学科给予政策、场所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