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学院关于做好2012年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阶段面试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4-06浏览次数:451

研发〔2012〕5号

本校各有关部门:
        我校2012年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阶段的面试工作将于4月中旬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面试工作由学校审计硕士教育中心(简称“MAud教育中心”)负责组织相关学院开展。MAud教育中心与相关学院应依照《南京审计学院关于做好2012年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和录取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开展面试工作。
       二、面试内容
       面试每生时间一般30分钟左右,满分为150分。其中: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及能力满分100分,英语听说满分50分。
       面试小组应根据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特点及办学特色确定面试内容。面试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对在职人员或有工作经历的考生,还应考查其工作期间的实绩或测试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跨学科考生,还可进一步考查其某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英语听说能力:复试面试小组成员用英语与考生交谈和讨论,内容包括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
       三、复试面试小组的组成
       面试小组的具体人选由 MAud教育中心负责组织相关学院确定并报学校“2012年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批准。
       面试小组由5名教授、副教授组成,并指定1名教授为组长,组员中至少有1名英语程度较好的教师负责英语听说能力测试。负责英语听说能力测试的组员可由英语教师兼任,也可由有英语专长的专业教师担任。同时,面试小组应另配备1名负责文字记录、材料整理及联络等工作的秘书。
       根据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可以组成若干面试小组。各面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四、面试小组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1.根据面试工作的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面试小组要事先确定面试和英语能力测试的内容、试题、程序、标准,并形成书面材料。该书面材料在面试工作结束后,经面试小组组长签字,报研究生处备案。
       2.在规定时间内,面试小组应严格按照研究生处确定的复试名单组织考生面试。面试前,应查验考生的身份证、学生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直接使用考生的初试准考证)等有效证件。在面试过程中,其他考生不得旁听。
       3.面试小组应根据考生面试情况,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地给考生评分,并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现场记录不得涂改,并妥存备查。
       面试小组成员应现场独立评分。小组成员评分的算术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作为考生的面试成绩。评分表上的成绩,不得涂改。面试小组在撰写面试评语前应召开会议,讨论对考生的总体评价。
       4.在面试结束2小时内,秘书必须将有面试小组成员签名的面试评分表、面试评分汇总表(附件1、2、3)等材料整理后报研究生处。
       5.面试小组要对面试结果负责。
       五、面试的监督与复议。面试的监督与复议按《南京审计学院关于做好2012年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的通知》执行。
       六、凡有直系亲属报考本校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复试工作。
       特此通知

附件:
       1. 南京审计学院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面试评分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及能力)fu1-20120406-5haowen.doc
       2. 南京审计学院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面试评分表(英语听说能力)fu2-20120406-5haowen.doc
       3. 南京审计学院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面试评分汇总表fu3-20120406-5haowen.doc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主题词:审计硕士   招生复试  面试  通知 
                             抄送:各有关部门
                             南京审计学院研究生处 
                                                  2012年4月6日印发